12月15日,被譽為中國新型城鎮化領域的標志性、高規格、高水平論壇的安仁論壇在“中國博物館小鎮”成都安仁古鎮舉行。本屆安仁論壇由國家發改委指導,國務院參事室、中華文化促進會和華僑城集團共同主辦,主題是“發展中的特色小鎮”,匯聚了大批海內外專家學者和商界領袖,為中國新型城鎮化和特色小鎮建設提供理論支撐、案例分享及資源互通平臺。
中共成都市委副書記、成都市人民政府市長羅強主題講話中指出,要注重保護和傳承小鎮宜居尺度,建設開放街坊住區,延續小鎮居民原有的鄰里關系,要注重保護小鎮傳統文化,修繕歷史建筑,保護文化街區,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培育小鎮精神和文化標識。不搞整體或成片的拆除,不搞過度的開發改造,提高歷史建構和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區開發場景,敬畏歷史,保護為先,城鎮建設要努力彰顯中國特色,傳承天府文化,守護發展的內容,延續城市根脈,讓居民能記得住鄉愁。
主旨發言中,國務院參事、國務院研究室信息研究巡視員忽培元表示,城鎮化有兩個問題:一是城鎮化是以城市群為主體,大中小城市合理布局協調發展,二是提升城市化進程中市民的素質。城鎮化再不能走歐洲城市化的老路,城鎮化建設必須同我們的振興鄉村融為一體,協調發展,同步提升鄉村質量和城市品質。安仁論壇所在的安仁古鎮的建設和發展,恰恰證明了這個指導思想的正確性。
大邑縣安仁古鎮作為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鎮,西出成都四十公里,坐落在美麗富饒的川西平原,這里不僅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劉氏莊園博物館和中國數量最多的民國老公館,也有由30余座民營博物館匯集而成的“建川博物館群”,是國家級重點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也是經中國博物館協會授予的,國內唯一的以博物館為特色的旅游小鎮,同時也是成都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四個音樂特色小鎮之一。
回顧2016年,第一屆安仁論壇期間,華僑城集團提出并確立了“文化+旅游+城鎮化”的創新發展模式,積極探索城鎮化建設的新路徑、新方法。華僑城集團投資四川三大古鎮,加速布局西部城鎮化及文旅產業,并首次提出“100個美麗鄉村計劃”的特色小鎮建設藍圖,安仁古鎮就是其中的一個示范樣本。在安仁規劃展示館中,可以看到這一年多來安仁的規劃建設成果,通過詳實的歷史信息、藝術化的場景空間、國際前沿的視聽技術,深入體會華僑城“文化+旅游+城鎮化”戰略指導下安仁未來的壯美圖景。
安仁論壇期間,在華·公館,可以親眼一見來自釋迦牟尼佛的故鄉——尼泊爾國家博物館的珍藏品,暢想古絲綢之路的風光;在建川劇場,可以聆聽到“男兒立志出夔關,不滅倭奴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處處有青山”這首來自350萬川軍將士壯懷激烈、報效祖國的心聲;在“先生博物館”,與魯迅、于右任、胡適、豐子愷等進行近距離的精神對話,見證激昂與深邃、氣度與從容、靈魂與風骨。
據了解,“今日之往昔”安仁雙年展于2017年10月29日至2018年2月28日在華僑城創意文化園舉行,游客和藝術愛好者們可以欣賞到來自陳丹青、徐冰、周春芽、Cornelius Cardew等蜚聲中外的藝術家的作品。若是走得累了,也不妨去看一場《今時今日是安仁》,翻閱發生在民國公館的那些傳奇,也可以移步安仁樂道美食街,游客不但可以品嘗正宗、地道的川菜和小吃,還能吃到口味絕佳的粵菜、淮揚菜甚至是歐洲飲食。
據華僑城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安仁古鎮作為華僑城建設特色小鎮的范本,已經形成了以博物館群為核心、文化產業為主導,文創、會展、教育、美食、影視、音樂等內容與博物館產業緊密結合的完整業態,華僑城選擇安仁鎮謀篇布局、突破落地,以“文化+旅游+城鎮化”提升小鎮生長力,最終目標是將安仁建設成為世界文博小鎮。